1993.09-1997.07,吉林工业大学,工程机械系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,工学学士
1997.09-2000.04,吉林工业大学,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,工学硕士
2000.09-2003.07,吉林大学,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,工学博士
2003.07-2005.08,吉林大学,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(智能车辆方向)
2003.06-2004.12,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,讲师
2005.01-2008.09,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,副教授(2004年12月破格提升)
2008.10-2020.05,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,教授(2008年9月破格提升、2008年12月聘为博士生导师)
2005.07-2006.08,荷兰Twente大学交通研究中心,访问学者
2005.01-2011.03,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,系副主任
2011.04-2012.12,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,党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
2012.12-2020.01,吉林大学交通学院,副院长,先后分管本科生教学、科研外事协助院长学科亚博电竞、研究生培养等
2020.06- 至今 ,燕山大学车辆能源学院,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
主持或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(承担各类项目近六十项,以下仅列出2010年至今代表性项目):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 基于驾驶人场景注意力可形变群体感知方法研究(52072333),2021.01-2024.12,负责人
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 基于人-车多源信息融合的驾驶人分心行为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(E2020203092),2020.07-2022.12,负责人
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: 基于C-V2X的车路协同与路网智能控制技术研究(20310801D),2020.07-2022.09,课题2负责人
军工委项目(与清华一起): 城市反恐智能集群系统技术调研分析,2020.02-2020.12,负责人
广州广冷华旭制冷空调实业有限公司: 动车组纵向卧铺人机工程仿真分析,2020.01-2020.12,负责人
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: 复兴号动车组商务客室人机工程仿真分析,2020.06-2025.01,负责人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: 冰雪环境下汽车智能驾驶决策与人车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(U19A2069),2020.01-2023.12,主要参加人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: 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运行(2017YFB0102600)(课题1复杂道路环境协同感知与目标跟踪技),2017.07-2021.06,总项目骨干(子课题1负责人)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: 智能电动汽车的感知、决策与控制关键基础问题研究(2016YFB0100900),2016.07-2020.12,总项目骨干
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: 基于驾驶人特性的智能车协调控制策略开发,2018.09-2019.12,负责人
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: 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项目人机工程仿真分析,2018.05-2020.04,负责人
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: 吉林省电动智能车辆创新团队(20180519022JH),2018.01-2019.12,负责人
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: 长春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一期可行性论证(2018DQ197),2018.04-2018.08,负责人
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: 电动智能车驱动-转向-制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(CATARC2017-GCY-2069),2017.07-2018.07,负责人
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: 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项目司机室人机工程分析,2017.12-2019.12,负责人
北京亚太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: 北汽无人车智能驾驶控制策略及远程遥控系统开发(20030),2016.01-2017.01,负责人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 多源信息融合的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(51575229),2016.01-2019.12,负责人
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开放基金项目: 夜间行车车辆前方障碍物检测方法研究(KF14182),2014.3-2015.12,负责人
吉林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后备人选培育计划: 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人疲劳与注意力分散状态研究,2014.01-2016.12,负责人
长春市科技局重大科技攻关计划: 基于驾驶人意图的高等级公路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开发[长科技合(2013021)号-13KG05],2013.12-2015.12,负责人
大连纳思达汽车设备有限公司: 电加热系统开发(20081),2013.11-2013.12,负责人
大连纳思达汽车设备有限公司: 车轮模拟检测系统开发(20600),2013.10-2014.07,负责人
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: 车辆前方障碍物检测系统研究(20130413056GH),2013.01-2015.12,负责人
吉林省人才开发基金项目: 汽车安全行驶横向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,2013.01-2015.12,负责人
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(博导类): 驾驶员意图识别方法研究(206),2012.01-2014.12,负责人
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: 基于驾驶意图和单目视觉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开发(20116017),2011.07-2013.12,负责人
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: 乘用车驾驶员驾驶状态检测及提醒系统开发(20736),2011.04-2013.12,负责人
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: 客车驾驶区域布置舒适性优化(20959),2011.6-2011.11,负责人
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: 驾驶人安全状态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(NCET-10-0435),2012.01-2014.12,负责人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基金: 换道超车驾驶行为安全性预警方法研究(50908098),2010.01-2012.12,负责人
中国第一汽车亚博电竞技术中心: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方法研究(20692),2010.10-2011.10,负责人
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: 汽车驾驶员疲劳与注意力状态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(L20102200001),2010.5-2010.11,负责人
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: 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辅助换道系统研究(20080706),2008.09-2010.12,负责人
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: 高速公路汽车辅助驾驶横向支持系统保障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,2008.08-2010.12,负责人
科研获奖情况:
2006年获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
2011年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
2013年获得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
2013年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
2015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
2015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
2018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
荣誉称号:
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
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
吉林省“高校双百优秀人才”
吉林大学“优秀共产党员”
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
专利情况:
金立生等。一种自动驾驶汽车虚拟场景库构建方法: 中国,201911392624.1(发明专利)
JIN Lisheng, et al.HIERARCHICAL MULTI-OBJECT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SALIENCY DETECTION: 国际专利,2020100371
金立生等。一种基于显著性检测的分层多目标跟踪方法: 中国,CN201911314479.5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基于人机工程的复兴号动车组驾驶室分析方法: 中国,CN201910987643.2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构建方法及其难度系数计算方法: 中国,CN201910589116.6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自适应驾驶员类型的智能车纵向速度跟踪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: 中国,CN201910370185.8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基于多点跟踪的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跟踪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: 中国,CN201910283871.1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驾驶任务识别方法: 中国,CN201910119821.X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毫米波雷达与深度学习视觉融合的前方多车辆跟踪方法: 中国,CN201811219589.9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新型纯机械车窗应急降落机构: 中国,ZL201822199428.X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新型纯机械车窗应急降落机构及操作方法: 中国,CN201811600441.X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无人车路径跟踪移动目标点的选取方法: 中国,CN201810867985.6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: 中国,CN201810346254.7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一种全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驱动力控制方法: 中国,ZL201711225441.1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前方小区域物体识别及车辆预警方法: 中国,CN201711090849.2(发明专利)
张豪翊、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一种爬楼梯轮椅: 中国,ZL201710169368.4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张豪翊、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一种爬楼梯轮椅: 中国,ZL 201720276736.0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杨培凝,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人身份认证装置: ZL201720334143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真空助力制动控制系统: 中国,ZL201621232483.9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用于测量车辆外廓尺寸的装置及测量方法: 中国,ZL201610737725.8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用于测量车辆外廓尺寸的装置及测量方法: 中国,ZL201620956993.4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基于机器视觉雾天行车错失道路标志牌预警系统及方法: 中国,ZL201610218031.3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基于多传感器雾天行车视觉增强与能见度预警系统及方法: 中国,ZL201510866567.1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黄梦圆,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基于脑电信息的驾驶人警觉度监测系统: 中国,ZL201520778408.1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四轮独立转向汽车的转向控制方法: 中国,ZL201510275512.3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基于头部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分级预警装置及方法: 中国,ZL201410407255.X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张春朋、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一种避免汽车错误启动的虹膜启动装置: 中国,ZL201520269678.X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勾越、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智能交通网络防止抢灯的无线预警系统: 中国,ZL201420779372.4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基于GPS定位信息疲劳驾驶检测系统: 中国,ZL201310434763.2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。: 中国,ZL201310442805.7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基于驾驶人类型的车辆追尾预警方法: 中国,ZL201310512563.4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车辆前方障碍物检测跟踪方法: 中国,ZL201110310154.7(发明专利,已授权)
宫泽龙、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车灯亮度自适应系统: 中国,ZL201020162347.3(实用新型专利,已授权)
金立生等。一种可实现多种转向模式切换的转向系统: 中国,CN201610547154.1(发明专利)
黄梦圆,金立生等(指导学生1)。基于脑电信息的驾驶人警觉度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: 中国,CN20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机器视觉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: 中国,CN201510066989.0(发明专利)
金立生等。基于鱼群效应的无信号交叉口车车协同控制系统: 中国,CN201510054091.1(发明专利)
咸化彩、金立生(指导学生1,外单位1)。一种基于驾驶员视觉注意机制的多任务驾驶安全状态辨识方法: 中国,CN201410619706(发明专利)
教材与专著情况:
京张智能高速动车组,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邓海主编,张济民、金立生、王超副主编
交通运输工程导论,人民交通出版社,储江伟主编,金立生参编(第七章), 2020年
车载无线网络与防碰撞技术,化学工业出版社,Rola Naja著,金立生译,2016年
交通运输专业英语人民交通出版社,杨志发、刘艳莉主编,金立生参编,2014年
Wireless Vehicular Networks for Car Collision Avoidance,Springer-Verlag New York Inc., Rola Naja著,金立生参编,2013年
光机电一体化设计使用手册(7502543406/TH,上、下册),化学工业出版社,赵丁选(主编),金立生参编,2003年
(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,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检索25篇,EI检索30余篇,以下列出2010年至今代表性论文)
Gao Ming, Jin Lisheng, et al.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using dual attention network for autonomous driving[J].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. 2020,14(8):842-848. DOI: 10.1049/iet-its.2019.0536. (000559792600005).(SCI,(通讯,指导学生1),IF=2.05)
Gao Ming, Jin Lisheng, et al. Manifold Siamese Network: A Novel Visual Tracking ConvNet for Autonomous Vehicles[J].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.2020,21(4):1612-1623.DOI:10.1109/TITS.2019.2930337.(000523478400023)(SCI, (指导学生1), IF=5.744)
Wang Yan, Jin Lisheng, et al. Drowsy Driving Detection Based on Fused Data and Information Granulation[J].IEEE Access. 2019,7(12): . DOI: 10.1109/ACCESS.2019.2960157). (000509586800029)(SCI,(通讯,指导学生1) IF= 4.098)
Guo Baicang, Jin Lisheng, et al.Establish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econdary task driving and analyzing its importance[J].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: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,vol 64, p 308-317, July 2019. (EI: 200,SSCI :000482515300023)(SSCI,EI (通讯,指导学生1), IF= 2.36)
Jin Lisheng, Guo Baicang, et al. Study on the Impact Degrees of Several Driving Behaviors When Driving While Performing Secondary Tasks[J].IEEE Access. 2018. oct, vol 6,pages:65772-65782(DOI: 10.1109/ ACCESS.2018.2878150). ( 000452348800001)(SCI, IF=4.098)
侯海晶,金立生等.驾驶风格对驾驶行为的影响[J].中国公路学报, 2018,31(4):18-27. (203)(EI(通讯,学生1))
金立生,谢宪毅等.基于二次规划的分布式电动汽车稳定性控制[J].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 , 2018,48(5):1349-1359(EI)
Xie Xianyi, Jin Lisheng, et al.Integrated dynamics control system with ESC and RAS for a distributed electric vehicle[J].IEEE Access,2018, April, vol 6 , pages:18694–18704(DOI: 10.1109 /ACCESS.2018.2819206). (000430939500001)(SCI(指导学生1) , IF=4.098)
谢宪毅,金立生等.基于变权重系数LQR车辆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研究[J].浙江大学学报(工学版),2018,52(3):446-452 (201)(EI(通讯,学生1))
JIN Lisheng, Chen Mei, et al.Multi-Traffic Scene Perception Based on Supervised Learning[J].IEEE Access, 2018, Jan, vol 6, pages:4287-4296,(DOI: 10.1109 /ACCESS.2018.2790407).( 000426290800001)(SCI, IF=4.098)
Jin Lisheng, Zheng Yi, et al.Research on Cooperative Vehicle Intersection Control Scheme without Using Traffic Lights under the Connected Vehicles Environment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, 2017,9(8) 1–13.(DOI:10.1177/19219) .(000407757200001)(SCI, IF=1.024)
Jin Lisheng, Xie Xianyi, et al.Study on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fuzzy logical and genetic optimization method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, 2017,9(5) 1–13. DOI: 10.1177/1687 8140176 99351. (000401544500001)(SCI, IF=1.024)
王芳荣,郭柏苍,金立生等.次任务驾驶安全评价指标筛选及其权值计算[J].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 , 2017,47(6):1710-1715-(206)(EI(通讯作者))
Jin Lisheng, Gao Linlin, et al.Research on the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of four-wheel independent driving/steering electric vehicle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,2017,9(4) 1–13.DOI: 10.1177/1687814017 698877. (000400447000001)(SCI, IF=1.024)
Chen Mei, Jin Lisheng, et al.Study on leading vehicle detection at night based on multisensor and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[J].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, Volume 2016, Article ID 5810910, 13 pages. (000386263100001)(SCI, IF=1.179(指导学生1))
金立生,高琳琳,谢宪毅等.四轮独立转向车辆稳定性的模糊最优控制方法[J].西南交通大学学报, 2016,51(6):1064-1072. (200)(EI,IF=1.258, 0.766)
高琳琳,金立生,郑义等.四轮转向车辆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复合控制器设计[J].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,2016,46(2):366-372.(202)(EI(通讯,学生1),0.52)
Zheng Yi, Jin Lisheng, et al.Development of a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Vehicles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V2V Communication[J].Procedia Engineering, VOL. 138, pp: 649-658.(202)(EI(通讯、指导学生1))
Linlin Gao, Lisheng Jin, et al.Genetic algorithm-based varying parameter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control for four-wheel independent steering vehicle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, doi: 10.117 7/18632November 2015,7(11) :1-14. (000365777600037)(SCI,IF=1.024 (通讯、指导学生1))
Lisheng Jin, Huacai Xian, et al. Research on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for in-vehicle secondary task driving[J].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, Volume 81, August 2015, Pages 243- 250. (000357548800025)(SSCI, IF=3.058)
Lisheng Jin, Keyong LI, et al. Classifying Secondary Task Driving Safety Using Method of F-ANP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, 2015, 7(2): 981-908.(000354083600077)(SCI,IF=1.024)
Huacai Xian, Lisheng Jin, et al.The effects of using in-vehicle computer on driver eye movements and driving performance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, 2015, 7(2): 981-908.(000354083600089)(SCI,IF=1.024(通讯、指导学生1))
Keyog Li, Lisheng Jin, et al. Effects of driver behavior style differenc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driver sleepiness detection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,doi:10.1177/78354,2015,Vol.7,no.4,pp:1-8. (000354086000007)(SC,IF=1.024 (指导学生1))
金立生,郑义等.智能车辆交叉口协同控制算法[J].长安大学学报, 2015,35 (sul1):7-11(EI,IF=1.622)
咸化彩,金立生等.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次任务驾驶安全评价模型[J].长安大学学报, 2015,35 (sul1):124-128(EI (通讯、指导学生1))
牛清宁,周志强,金立生等.基于眼动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[J].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,2015,36(3):1-5. (202)(EI(通讯) , IF=0.285)
金立生,王岩等.基于Adaboost算法的日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[J].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,2014,44(6): 1604-1608.(201)(EI)
金立生,李科勇等.次任务驾驶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研究综述[J].交通信息与安全, 2014,32(5):7-12(CSCD)
金立生,李科勇等.基于转向盘操作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[J].交通信息与安全, 2014,32(5):103-107(CSCD)
Chen Meng, JIN Lisheng, et al.Study on the decontainmination of vehicle emissions NOx of nano-TiO2 by photocatalytic road material[J].WIT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, 2014,1(48):285-293(EI(通讯))
Chen Meng, JIN Lisheng, et al.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cataly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on asphalt surface of highway[J].WIT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, 2014,1(48):295-302(EI(通讯、博士后1))
金立生,牛清宁,刘景华等.不同道路线形下驾驶人认知分散状态监测[J].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, 2014,44 (3): 637-641.(204)(EI IF=0.566)
Chen Meng, Jin Lisheng, et al.Decomposition of NO in automobile exhaust by plasma-photocatalysis synergy[J].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Vol. 21 no.2:1242-1247(SCI, IF=2.618(博士后1))
Lisheng Jin, Huacai Xian, et al.Research on Evaluation Model for Secondary Task Driving Safety Based on Driver Eye Movements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. 2014, ID 624561.(000330762900001)(SCI, IF=1.024)
Lisheng Jin, Qingning Niu, et al.Driver sleepiness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eye movements variables[J].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ume 2013, ID 648431. (000328977700001)(SCI, IF=1.024)
Fang-rong Wang,Li-sheng Jin .Research on meat species and freshness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[J].Optik -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, 2013,124(23):5952-5955.(000327904800014)(SCI,IF=0.524(通讯))
金立生,咸化彩.基于车辆运行状态的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[J].北京理工大学学报,33(增刊1):182-186.(206)(EI)
金立生,史冬冬.客车驾驶室布置人机工程优化[J].装备制造技术, 2013,6:61-63
刘月杰,金立生,郑义等.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警告触发方式研究[J].汽车技术, 2013,3:33-36(CSCD)
Lisheng Jin, Huacai Xian, et al.Analyzing Effects of touch-screen on driving performance[J].北京理工大学学报(英文版), 2012,21(sul.2):6-10. (206)(EI)
Chen Meng , Jin Lisheng*, et al.Application of Nano-tiO2 Photocatalysis Technology in Purification Exhaust[J].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, 2012, vol.575,pp:64-69(EI(通讯、指导博士后1))
Lisheng Jin, Qingning Niu, et al.A Pedestrian Detection Method Using 3D Laser Scanner[J].Information 2012,15(12A): 5481-5490(.0003)(SCI, IF=0.358(通讯))
Yuying Jiang, Yazhen Wu, Lisheng Jin.Driver Inatten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achine Vision[J].Information 2012,15(12A): 5491-5498.(0003)(SCI, IF=0.358(通讯))
Lisheng Jin, Qingning Niu, el.al.Driver Cognitive Distraction Detection Using Driving Performance Measures[J].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, 2012, ID 432634, 12 pages.(0003)(SCI, IF=0.82)
金立生,咸化彩,孙玉芹等.小区民用车辆车牌自动识别算法研究[J].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, 2012,42(9sul.1):166-169. (209)(EI)
Lisheng Jin, Huacai Xian, et al.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Passenger Cars in Chinese Residential Areas[J].Sensors,2012,12(6): 8355-8370.(000305801400084)(SCI,IF=1.953)
Hou Haijing, Jin Lisheng, et al.Driver Intention Recognition Method Using Continuous Hidden Markov Model[J]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, 2011,4(3):386-393(000291215500014)(SCI,If=1.471(通讯作者))
金立生,贾敏,孙玉芹等.日间高速公路侧后方车辆识别方法[J].西南交通大学学报, 2010,45(2): 231-237(EI)
金立生,方文平,候海晶等.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道保持控制系统[J].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, 2010,40(2):650-654(EI)
承担过课程:
1、本科生:《汽车构造》,曾主讲上、下全册(52学时),近年来主讲下册,30学时;《汽车运行材料》24学时;《新生研讨课》8学时;《教授专题讲座》2学时(共16学时)
2、硕士研究生: 《智能车辆技术》30学时;《车辆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》20学时;《汽车安全辅助驾驶》20学时
3、博士研究生: 《智能车辆理论与关键技术》 30学时
教学项目、论文及获奖信息:
1、交通学院2013版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与创新创业教育,吉林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,2018年,负责人
2、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,教育教学论坛,2017年 ,参加人(通讯作者)
3、交通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,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(省级一般项目),2015年,负责人
4、交通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, 吉林大学2015年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(校级),2015年,负责人
5、智能车辆技术研究生核心课程亚博电竞,吉林大学2015年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亚博电竞项目,2015年,负责人
6、交通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-1307类,吉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一般项目),2013 年,负责人
7、汽车亚博电竞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-1302类, 吉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重点项目),2013年,参加人
2020 |
硕士 |
白宇飞 |
(在读) |
2020 |
硕士 |
金秋坤 |
(在读) |
2020 |
硕士 |
纪丙东 |
(在读) |
2020 |
硕士 |
马祥生 |
(在读) |
2020 |
硕士 |
许新亮 |
(在读) |
2020 |
硕士 |
张哲 |
(在读) |
2019 |
硕士 |
贾素华 |
(在读) |
2019 |
硕士 |
张舜然 |
(在读) |
2018 |
硕士 |
王禹涵 |
(在读) |
2018 |
硕士 |
孙栋先 |
(在读) |
2017 |
硕士 |
司法 |
(工作单位: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) |
2017 |
硕士 |
闫福刚 |
(工作单位: 上海纵目科技) |
2017 |
硕士 |
石健 |
(北京理工大学,博士研究生) |
2016 |
硕士 |
冯成浩 |
(工作单位: 广州丰田) |
2016 |
硕士 |
朱菲婷 |
(工作单位: NIO蔚来汽车) |
2016 |
硕士 |
夏海鹏 |
(工作单位: 中汽研(天津)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) |
2015 |
硕士 |
姬生远 |
(工作单位: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) |
2015 |
硕士 |
管信 |
(工作单位: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) |
2015 |
硕士 |
徐俊 |
(工作单位: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) |
2015 |
硕士 |
岳欣羽 |
(工作单位: 博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) |
2014 |
硕士 |
王发继 |
(工作单位: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) |
2014 |
硕士 |
陈梅 |
(工作单位: 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) |
2013 |
硕士 |
刘辉 |
(工作单位: 法雷奥西门子) |
2013 |
硕士 |
杨诚 |
(工作单位: 南汽研究院) |
2013 |
硕士 |
程蕾 |
(工作单位: 上汽商用车) |
2013 |
硕士 |
张昊 |
(工作单位: 沈阳埃克斯邦科技有限公司) |
2012 |
硕士 |
李科勇 |
(工作单位: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) |
2012 |
硕士 |
张义花 |
(工作单位: 济南大学) |
2012 |
硕士 |
李玲 |
(工作单位: 宁波工程学院) |
2012 |
硕士 |
李胜江 |
(工作单位: 一汽技术总院) |
2011 |
硕士 |
秦彦光 |
(工作单位: 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) |
2011 |
硕士 |
杨冬梅 |
(工作单位: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) |
2011 |
硕士 |
顼美姣 |
(工作单位: 上汽大众) |
2011 |
硕士 |
黄乐明 |
(工作单位: 广东省公安厅) |
2010 |
硕士 |
史冬冬 |
(工作单位: 东风启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) |
2010 |
硕士 |
王亚丽 |
(工作单位: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) |
2010 |
硕士 |
吕欢欢 |
(工作单位: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) |
2009 |
硕士 |
孙海燕 |
(工作单位: 南京工程学院) |
2009 |
硕士 |
李英杰 |
(工作单位: 北京新能源汽车) |
2009 |
硕士 |
牛清宁 |
(工作单位: 滴滴公司) |
2008 |
硕士 |
孙玉芹 |
(工作单位: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) |
2008 |
硕士 |
胡顺玺 |
(工作单位: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) |
2008 |
硕士 |
侯海晶 |
(工作单位: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) |
2007 |
硕士 |
方文平 |
(工作单位: 吉利汽车) |
2007 |
硕士 |
贾敏 |
(工作单位: 中国重汽) |
2006 |
硕士 |
杨双宾 |
(工作单位: 吉利汽车) |
2006 |
硕士 |
靳玉 |
(工作单位: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) |
2005 |
硕士 |
王龙志 |
(工作单位: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) |
2005 |
硕士 |
孙萱 |
(工作单位: 南京福特汽车) |
韩广德 |
博士研究生 |
2020年 |
(在读) |
贺阳 |
博士研究生 |
2020年 |
(在读) |
华强 |
博士研究生 |
2019年 |
(在读) |
郭柏苍 |
博士研究生 |
2018年 |
(在读) |
高铭 |
博士研究生 |
2017年 |
(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博士后) |
陈梅 |
博士研究生 |
2016年 |
(工作单位: 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) |
谢宪毅 |
博士研究生 |
2015年 |
(工作单位: 燕山大学) |
李科勇 |
博士研究生 |
2014年 |
(工作单位: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) |
高琳琳 |
博士研究生 |
2013年 |
(工作单位: 常熟理工学院) |
郑义 |
博士研究生 |
2012年 |
(工作单位: 启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) |
王岩 |
博士研究生 |
2012年 |
(工作单位: 吉林化工学院) |
牛清宁 |
博士研究生 |
2011年 |
(工作单位: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,现滴滴公司) |
咸化彩 |
博士研究生 |
2011年 |
(工作单位: 山东交通学院) |
侯海晶 |
博士研究生 |
2010年 |
(工作单位: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) |
王宪彬 |
博士研究生 |
2010年 |
(工作单位: 东北林业大学) |
1、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“汽车亚博电竞工程”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,智能车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,吉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
2、国家科技部、教育部、自然基金委及多省市科技奖励与项目评审专家
3、《江苏大学学报》和《交通信息与安全》等杂志编委;国内10余家知名大学学报及行业权威期刊和多家国际期刊如: 《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》、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》、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:D》、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:F》以及《Accident Analysis&Prevention》等评阅人
亚博电竞dizhi: hebeishengqinhuangdaoshihaigangquhebeidajie438hao yanshandaxue
youbian: 066004
dianhua:
chuanzhen:
youxiang: .cn
weixingongzhonghao